第一百零二章族长出钱平隐患_虞书
云读小说网 > 虞书 > 第一百零二章族长出钱平隐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二章族长出钱平隐患

  肖族长告诉陈士弘,这个大家族的族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,为了维持家族的运转,所以不能只立长不立贤,而且若是族长死的早,长子若是年幼无知,到时候岂不是家族的灾难。

  所以肖家的族长选择老成的人,并非只是父死子继,也可能是兄终弟继,凡是家主,必须有三个条件,第一就是有威望,若是不能服众,人心散了,这么一个大家族自然维持不下去。

  第二就是有辈分,若是辈分不够,家中老一辈太多,办事多为掣肘,也是不行的。

  第三就是要有公心,要为全家族的人打算,不能整天想着自己,若是有私心的话,将全族的财物给贪墨了,众人怎么会愿意。

  族人选出族长之后,若是族长不公,就可以到祠堂再议论,若是大家都觉得这个族长不称职,那么这个族长必须退位让贤。

  肖族长说到这里,叹气说:“这人多事多,邻里之间,尚且有抵牾,更别说这同住在一间屋檐下的。”

  肖族长告诉陈士弘,这人都有私心,想要为公倒是十分难,为了维持这个家庭,所以要有家训。这家训就有,少必听长,幼必听老,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了。

  陈士弘询问,若是有人不听的话,触犯了家训呢?

  肖族长也告诉陈士弘,这都有规定,也有相应的处置,这首先是罚,让这人跪在祠堂前,反悔自省。

  还有就是减少月供粮食,略为惩戒。

  当然还有两者混合的,若是真的不听教化,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,他们就会将这人逐出家族,扭送到官府,让他认罪伏法。

  陈士弘听着肖族长说着,不时点点头,然后询问肖族长,若是遇到战乱时候,应该怎么办呢?

  肖族长告诉陈士弘,他们祖先在陈魏之际,于是逃亡他乡,因为当初的潜移默化,这些族人没有没有一个走散的,等到战乱结束之后,他们又再次回到家乡。这期间数十年奔波,没有走散过一人。

  陈士弘自然不相信,这么多人在兵荒马乱的时候,不会走散一人,应该是走散的人很少,不过这也很值得夸奖了。

  肖族长告诉陈士弘,很多人眼红他们这么一个大家族,毕竟如今肖家全家上下,已经有三千人,这别说东海四府了,就算天下也没有比肖家更大的家族了。

  因此有人弹劾肖家这么多人,是一种隐患,需要朝廷注意。

  历代族长为了让朝廷放心,都会让主动缴纳赋税,只要能活下去,全族上下也不管是苛捐杂税,都会按时缴纳,绝不让朝廷为难。

  陈士弘听到肖族长说到这里,才想到了自己来的目的,他于是故作感叹,说想肖家这样的家族,虽然历代没有官绅,但是却比那些缙绅家族更让人敬佩。

  陈士弘说着士绅不愿意修路的事情,肖族长也明白了,告诉肖战,自己虽然是隶属海澜县管,但是有些田地也在海宁县,自己也应该为海宁县修路出力。

  陈士弘自然感谢,然后和肖族长约到好时间,回到自己的住处。

  六月十五,陈士弘在衙门设宴,延请全海宁县的缙绅,这些缙绅也明白是为了修路的事情,自然也到了这里。

  当天宴会上,缙绅看到一个穿着简陋,样貌质朴的老头,不认识的心中还有一些疑惑,这人到底是谁?怎么以前没有见过。

  认识的同样疑惑,这肖家族长怎么参与这个海宁县的宴会。

  宴会开始了,众人自然先不谈事情,等到宴会结束之后,陈士弘开口说了,这一次请他们前来,是为了修路的事情。

  众位士绅都没有说话,就等着陈士弘下文。

  肖族长却走上前,献上了一个名册,说着自己家有多少田地是海宁县的,按照国朝初均田的时候,有多少人分到了海宁县的田,这些人后代是多少人,按照三丁抽一,他们应该出多少人,

  接下来肖族长又说如今一丁代役一日要八十文,自己家应该出多少钱。

  最后肖族长甚至将火耗都算上了,然后说完之后,让陈士弘找工房师爷算账。

  工房师爷按照名册算了一番,说倒是没有错误,于是肖族长让自己的家人取来的银两,当场验明,过称之后,写下纸条。

  这一套行云流水,没有丝毫窒碍的地方,把当初缙绅都给看呆了。

  最后肖族长还饱含热泪感谢圣人的恩德,这修路乃是为了天下万民着想,为了修路,竟然御膳减半,这是何等仁德,自己这些小民沐浴如此圣恩,只恨自己家业不大,否者全部捐献出来,为圣人玉成此事。

  肖族长都这么说,诸位士绅看了看林多闻,林多闻故作无奈的样子,然后走上前,询问工房师爷,自己一家需要多少钱银。

  工房师爷笑着说:“林伯爷,你家丁口不多,倒是不用服役。”

  林多闻说如今圣人国公都出了钱财,自己也应该出一点,于是将林府和书院的学生算起来,最后说他会找学生来服役的。

  林多闻不用钱的原因,是因为林府那点银钱都借给了陈士弘了,如今想要出这代役银也是有心无力,还好书院的学生,倒是没有什么农忙农闲之分,这人倒是能出的。

  林多闻都带头,众位士绅也只能咬牙表态了,而且林多闻都没有除去丁口,他们自然也不好意思提这件事。

  于是宴会上,这件事就算是成了。

  在宴会结束之后,陈士弘连忙多谢肖族长帮这个忙,肖族长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,陈士弘不用多谢,不过自己如今得罪了这些士绅,也不便在这里多待。

  陈士弘说自己改日会再去拜访的,让四蕴送肖族长回去。

  林多闻也不好和陈士弘多谈,只是让仆人告诉陈士弘,这件事若是办好了,来书院一趟。

  陈士弘当天晚上就让六房写好表章,开始安排这修路的事情。

  第二天,陈士弘让人找来丐头,丐头愁眉苦脸,如同欠了好多银子的样子。

  陈士弘也没有理会,告诉丐头,这急走铺就在他们的乞丐之中抽调。

  “老爷,这朝廷要人,小的难道还有异议吗?只是可怜小的,这些人没有饭吃的时候,是小的帮忙养活的,这等长大了,朝廷就直接抽调而去了。”

  陈士弘自然知道丐头的不愿意,毕竟他全靠这些乞丐乞讨养着,陈士弘告诉丐头,朝廷对于天下这么多乞丐,已经十分不满了。

  这如此太平盛世,若是有数百万乞丐,史书记上一笔的话,岂不是对圣名有毁。

  如今圣人用这个法子,对大家都好,若是丐头不识好,到时候圣人动了雷霆之怒,只怕丐头想要反悔都来不及了。

  丐头说是是,如此的盛世,自己还要乞讨,实在对不起圣人,陈士弘说的对,他们应该感谢圣人这个机会。

  丐头说急走铺要的人也不多,这海宁城最多也就五铺,三十多人。

  陈士弘告诉丐头,这就是第二件事,这城中修路的流民不多了,需要找乞丐来帮忙,这一天八十文钱,总比乞讨做苦力强。

  丐头听了之后,忍不住说:“老爷,你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,这八十文钱,随便乞讨一天都有多的。”

  陈士弘还真的不知道,但是这价格都约定好了,他自己也不能填一点,告诉丐头,至少这件事有利百姓。

  “老爷,你们读书人才天天将这百姓挂在嘴边,对于我们这些小民来说,就是百姓。这路就算修的再好,我们这一辈子又能走几次,还不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前去高考,那么老爷们出去游山玩水用。”

  陈士弘说并非如此,若是遇到了天灾,那么朝廷的运来粮饷也会快了很多,到时候救命的时候,快上一天,就要救多少人。

  不止如此,到时候商人也可以四处流动,将货物带来带去,这样有些人家,也可以慢慢发家致富。

  陈士弘说起了丰城,丰城商人最多,商人带来的好处也不少。

  陈士弘认为商人隶属贱籍倒是没有错,但是商人的作用却不小,要不也不会列入四民,而要商人多,那必须路好。

  丐头对于这些没有兴趣,说这些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,陈士弘也不用说这些玄乎其玄的东西,不过自己毕竟是海宁县的人,归他这个老爷管。

  “陈老爷,不过你来了之后,海宁城的确好了很多,以前那个县老爷,真是贪婪无度,大家都恨他。而你老人家,倒是为百姓做了不小事。”丐头这半是拍马,半是说实话,表示自己会全力配合陈士弘,绝不会让陈士弘为难。

  陈士弘也感谢了丐头,这丐头要是给自己小鞋穿的话,那自己还不好解决,比起缙绅来,这位丐头更值得拉拢。

  丐头询问陈士弘是否还有其他事情,陈士弘说没有了,丐头于是请辞离开,在离开的时候,丐头告诉陈士弘:“老爷,最近城有一些不安宁,你老还是注意一下。”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

 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ndu9.com。云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nd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