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治郡河东(四)_汉末之并州匪政
云读小说网 > 汉末之并州匪政 > 第五十九章治郡河东(四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九章治郡河东(四)

  货币改革对郡内百姓影响略似于无,所以推行的十分顺畅。

  至于郡外的豪商,如何骂张瑞霸道、吸血,那张瑞便顾不得了。

  因为此刻,张瑞又开始跟比曹有司议事了。

  裴潜从比曹掾高升功曹掾后,接任比曹的官员是崔琳。这位酷爱给自己加戏的阳曲县令,除了胆子小点,能力方面只能算可堪一用。。

  没办法,类似国渊那种既廉且贤的完美能臣太少。

  大部分人身上都有某些缺点。

  崔琳的缺点就是能力平庸。但管理物资,也不需要多么杰出的才干,有裴潜制定的各种制度在前,崔琳只需要萧规曹随就足够了。

  张瑞最看中他的一点在于他胆子比较小。

  管理河东、太原两郡富庶的仓廪,如果胆量太大,稍微一贪墨,就是一笔天文数字。

  崔琳虽然资历比国渊深厚,算是元老重臣,但在气度上跟国渊完全没法相比。

  就比如议事、开会的时候,国渊就很淡定的坐在张瑞旁边,提案、分析与决断。

  但崔琳却十分拘谨,谨小慎微的站在张瑞身旁,躬腰为张瑞逐一解释。

  张瑞无奈的笑了笑,说道:“某不是吃人的老虎,崔曹掾快坐下吧。某跟金曹议事可是持续了数天。难道尔打算站上数天?”

  崔琳这才不得不坐在一旁,准备应对张瑞的问询。

  想要成就一番伟业,不论如何奇才伟略、政治清明,到最后还是要靠实力去征服对手。

  所以男人最喜欢的东西永远是那些,骁勇善战的猛士,堆积如山的铁甲,用之不尽的粮草和腰细腿长熊大的小姐姐。

  以上好像混进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。

  张瑞详细数了一下,一二三四。没问题,都是自己喜欢的。

  随后便不再多想,转而对崔琳说道:“战事已结束有段时日,比曹对物资积累可有名数?”

  崔琳立即紧张的再次起身,躬身行礼说道:“军国重器皆已清点完成。最重要的粮草两郡合计共有一百六十五万石,太原、河东赋税大抵相当,各得百万余粮。”

  河东不愧为京畿富庶之地,即便历经战乱赋税也堪抵太原承平之时。

  既富有盐铁,又有沃土千里。实在是霸业之基。

  唯一可惜的是人口死伤惨重,只剩下了四十余万人。加上白波、匈奴降卒,人口也只在五十万左右。

  汉末士族的三大自留地,南阳、汝南、颍川都是人口上百万的大郡。袁术占据南阳时,整个南阳人口超过两百多万。

  南阳本身还是东汉最大的钢铁产地。

  有这么多人口,钢铁,几年间就能能凑齐六万甲士,实在是想不通袁术是怎么被人赶出南阳的。

  与南阳类似,河东、太原的钢铁产量也是全国翘楚。

  崔琳介绍完粮草,便开始介绍甲具,说道:“府库内有重铠四千七百套,其中缴获者近半。合两郡铁官之力,每月能打造重铠两百余套。皮甲共计十三万六千套,每月能修复、保养两千余套。”

  张瑞皱眉,铁甲的生产速度还是太慢。得尝试一下改进流水作业,这方面得找裴琚商量。

  皮甲倒是数倍有余。

  令建义中郎将大军的武备水平再次提升一个台阶。

  当初大军出太原时,军中连皮甲都尚未普及。这一回是真的做到了人人披甲。

  能有这么多皮甲,要归功于河东府库。汉室在这里囤积了大量甲胄、物资以备武装三河骑士。

  如今却全进了张瑞口袋。

  除了甲胄,武器、兵刃也为数不少,崔琳继续说道:“新的制式横刀已下发两千把,府库内还存有一千五百把,两郡铁官每月能打造千余把。制式环首刀有三万余把,长矛十八万柄。”

  张瑞咋舌,难怪看史书,很少见汉末豪杰有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的记载。

  这一旦攻陷了汉室的某座大型武库,里面的武备就足以武装数万人。

  长矛虽然是消耗品,但十八万柄也足够三万人扎营十余回,大战四五次,消耗一整年了。

  如果吕布、曹操在争夺兖州时,哪一方背后有这么一座府库,可以说胜率陡然提升三成。

  张瑞插嘴问道:“辎重车有多少?”

  任何时代打仗,辎重后勤都是重中之重。

  两万大军出征,仅携带的长矛就得有七八万根。

  扎营时要插在营垒外围以做拒马、陷坑,野外防御要捆到武刚车上做壁垒,打仗时要为士卒补充折损。

  历史上鲍信参与会盟讨伐董卓,带了步卒二万,骑兵七百。仅是运送辎重的车辆就有五千馀乘。

  崔琳连忙翻看案牍,查了片刻,说道:“禀主公,府中有武刚车四千六百辆,马车七千五百辆,驮马一万一千匹。”

  武刚车即是一种汉室常见的独轮小推车,有巾有盖,可以运兵、运粮,也可用来作战。

  作战用的武刚车,车身要蒙上牛皮犀甲,捆上长矛,立上坚固的盾牌。有的武刚车开上射击孔,弓箭手可以在车内,通过射击孔射箭。

  对武刚车最著名的运用就是漠北决战,卫青用武刚车抵御匈奴攻击,随后以铁骑包抄两翼,一战击溃匈奴单于。从此漠北无王庭。

  这种武刚车对群雄争霸的作用还不明显。因为没有几个势力的骑兵能比并州铁骑更多,用不上武刚车防御敌方骑兵。

  但在将来征西河郡南匈奴的时候,应对匈奴骑兵,这种战车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。

  马车才是太原运送物资的最重要手段。

  为此太原准备了上万匹驮马。这种驽马,大概有一半出自民间。当初王昶下令百姓之家必须蓄养垦殖,有人养鸡、养彘,有人则养马、驴。

  民间养的马大部分都是驽马,很少能精心照料出一匹骏马。

  当然一旦养成,足以让一个普通之家,一夜殷富。

  大汉民间爱养马的习俗,要追溯到文帝时期的“马复令”上。养一匹马能免除全家三个人的徭役。

  汉室轻田税而重口赋,能免除三个人的徭役,百姓自然趋之若鹜。

  即便民间养马成风,汉朝的主力战马还是出自官营马场。即京师的天子六厩,专供皇室专用;边郡六牧师苑令所领三十六所马场,集中在天水、陇西、安定、北地、西河、上郡等地,供军马之用。

  这种优良传统,裴潜自然不会断绝,修改了一番便在太原施行。

  在太原、河东不但民间养马,官方也设有牧场,负责培育战马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ndu9.com。云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nd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