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21 章_我爹是王羲之
云读小说网 > 我爹是王羲之 > 第 221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221 章

  第两百二十一章意下如何

  坐在幕帘后面的褚太后嘴角露出一抹冷笑,她语气冷淡地言道:“朕说,此事明日再议。卫将军莫非要当着诸位公卿的面,违抗命令?”

  王彪之朝王献之使了个眼神,让王献之顺从褚太后。

  王献之从容不迫地回应道:“太后授命先皇,于朝堂上垂帘听政。身为国母,太后应当关怀天下苍生。关爱天下晋人。如今身在秦国的晋国遗民无粮果腹,此事急如星火,耽搁不得。若太后身子不适,可先行离开,回宫歇息。由诸位公卿继续商议此事。”

  褚太后抬高了声音,斥道:“卫将军这是不将朕放在眼中?”

  其他世家乐见其事,一副看好戏的模样,看着王献之与褚太后撕逼。

  小皇帝开口言道:“卫将军所言甚是。若阿娘身子不适,可先行离开,回宫歇息。此处有朕,阿娘亲放心。”

  见小皇帝向着王献之,帮着王献之怼她,褚太后的面色不太好看。她面色微沉,语气冷漠地言道:“陛下长大矣!是否要朕即刻还政于陛下?”

  小皇帝站起来,转身面向幕帘,他弯着身子说道:“若阿娘愿意即刻还政于朕,朕替天下苍生谢阿娘!”

  褚太后气得面色发青。她的手紧紧揪着下裳。

  褚太后声带怒意地言道:“诸位公卿意下如何?可是想让朕还政于陛下?”

  武陵王看了眼王献之,又瞟了眼小皇帝,最后望向幕帘那边。

  先皇临终授命的顾命大臣,如今站在朝堂上的唯有他一人。

  武陵王出声言道:“若太后无力听政,小王以为,是该还政于陛下。”

  众人面色莫测,武陵王与小皇帝这是在逼太后交出大权?

  褚太后气急了,她深吸了好几口气,压着怒意,开口说道:“先皇授命的顾命大臣可不止武陵王一人。此事,不如等会稽王入京,再一并商议!”

  王献之出声言道:“不知太后如何看待秦国借粮一事?”

  褚太后气笑了,她语气冷冷地说道:“卫将军与征西大将军、尚书令都已商议好,何必再问朕?”

  王献之说道:“太后垂帘听政,此事需太后做决定。”

  褚太后面色冷然,她言道:“陛下之意,便是朕之意。”

  被逼到这个份上了,褚太后除了顺从,还能拿这些人怎么办?

  如今褚裒不在京城,谢尚也不在京城,褚太后没有娘家人的帮助,便只能任由这些人威逼!

  小皇帝开口言道:“朕赞同晋国借粮救秦国当地的晋人。征粮一事由武陵王与卫将军负责。”

  小皇帝说了是征粮,并非是用太仓之粮帮助秦国。其他公卿注意到细节,便不好开口反对。只要王献之与武陵王别管他们要粮食,这件事他们懒得管!

  下朝后,王彪之拉着王献之,走到偏僻的角落,对王献之言道:“方才为何不在朝堂上提封赏之事?”

  原本在讨论封赏王献之的,突然被秦国使臣打断了。王彪之有时候觉得王献之有点傻。刚才都将太后逼到那个份上了,为何王献之不顺便逼太后升他为太保!

  王献之低声回应道:“若是献之如此,只怕诸位公卿会开口帮太后。”

  刚才那个情况,因为褚裒与谢尚不在,褚太后在朝堂上没有自己的势力,所以没人帮她说话。若是王献之顺口逼褚太后升他为太保,其他世家必定会跳出来,阻挠这件事。到时候,其他世家都会站在太后那边,利用太后对付王献之。

  虽然理解,但是王彪之还是觉得不满意。就差一点,王献之就能升为太保了!

  王彪之低声骂道:“苻氏贼子,真是可恶!”

  要不是被秦国使臣打断,王献之指不定现在就已经升为太保了!成为琅琊王氏的第二位王丞相!

  王献之对王彪之言道:“叔父,献之要与武陵王商议征粮一事,就不陪同叔父回去了。”

  王彪之点头,他告诉王献之:“若是遇到麻烦,可向族里开口求助。”

  王献之颔首:“献之知晓。叔父慢走。”

  王彪之离开后,王献之走到大殿外面。

  武陵王与小皇帝站在大殿外面,其他官员已经离开了。

  看到王献之过来了,司马聃开口叫道:“王七郎!随朕到宫里坐坐!”

  王献之笑着点头。

  进殿后,司马聃让宫人退出去,他出声问道:“王七郎打算如何征粮?”

  武陵王看向王献之。

  殿内挂着一份绢布地图,王献之走到地图前面,开口言道:“陛下、武陵王请看。这是蛟龙运河即将开运,沿线所有地方都被各大世家投标下来用于开发项目了。献之打算,加长蛟龙运河的线路。从淮南,修至邺城。再从邺城,修至范阳。”

  武陵王不解:“中原已经收复,为何还要修建运河到中原?”

  王献之原来的确说过要加长运河线路,但是加长运河线路,是为了收复中原。可如今,中原已经收复。武陵王不知道王献之为何还要坚持修建运河。

  王献之告诉武陵王:“运河的作用,并非只是为了战事运输。其最大的作用,是发展南北经济。如今南方经济繁荣,北方经济枯竭。收复中原后,朝廷政权必定要迁回洛阳。献之的建议,是先发展北方经济。待北方经济繁荣后,晋室再迁回北方。如此,江山才能长期稳定。”

  武陵王与小皇帝听得认真。两人纷纷点头。

  司马聃开口言道:“王七郎所言甚有道理!”

  武陵王颔首,他问道:“不知王七郎打算如何征粮?”

  王献之笑着说道:“先前举办完第一次招商投标活动后,献之向各大世家透露过朝廷打算延长运河线路到中原一事。”

  司马聃若有所思地问道:“莫非王七郎打算问各大世家要粮?”

  王献之摇头:“是再举办一次招商投标活动,让各大世家参与投标。投标所得收入,上交国库。献之打算,先让袁氏商铺替朝廷出粮,将粮食送到秦国那边救济当地晋人。随后,朝廷再补偿袁氏商铺。”

  司马聃点头:“如此甚好!”

  武陵王颔首,他笑着言道:“小王以为,还如从前那般,鼓动诸位捐粮出资出力,帮助秦国当地的晋人。”

  当年赵国内乱,中原大乱,为了接百万遗民过江,王献之等人可是费劲了力气,晋国上下团结一致,才挺过这一关。

  王献之笑着言道:“今非昔比。晋国已经富强了。”

  武陵王感叹:“是也。今非昔比!今日之晋国,强大矣!”

  司马聃心情轻松愉快,他笑着说道:“晋国能有今日,全靠王七郎!”

  王献之摇头,他说道:“并非献之一人功劳。一个国家的强大,与每一位百姓脱不开关系。只有上下团结,一同奋斗,国家才能富强!”

  武陵王说道:“若是非要挑出王七郎的缺点,小王以为,是过于谦虚!”

  司马聃点头,赞同道:“正是!王七郎太过谦虚!王七郎为晋国付出这么多,如此功劳,哪怕封王也可。可朝中多数世家却阻挠王七郎升上三公之位。”

  提起这件事,司马聃皱起眉头。

  王献之淡笑着言道:“是否能升为三公,献之并不在意。献之只怕有朝一日陛下与殿下开始猜忌献之。”

  上一次,小皇帝的疏离,让王献之起了担忧。若是小皇帝听信他人挑拨,将来疏离他,开始防备他,打压他。那么接下来的路,就艰难了。江山一日不定,天下尚未太平,王献之心里就不踏实,就没办法好好享受生活。所以,他需要将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!哪怕将来小皇帝与司马氏猜疑他,打压他,王献之都要坚定走自己的道路。不能让这些人妨碍他做事!

  只有权力在手,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  这是荀羡教王献之的道理。

  闻言,司马聃与武陵王两人愕然。

  司马聃立马说道:“朕绝不会猜忌王七郎!”

  武陵王颔首,他出声言道:“卿乃小王知己,小王相信卿。绝不会受他人挑拨,对卿起猜疑之心!”

  王献之笑着说道:“但愿如此。”

  伸手抚摸绢布,摸着洛阳的位置,王献之缓缓言道:“待北方经济繁荣,就可以回到洛阳了。”

  司马聃望着王献之的手,盯着写有洛阳两个字的那个地方。

  武陵王开口言道:“陛下,天下纷乱多年,有望在吾辈收复山河,一统天下。先祖若是知晓,定是欢喜!以吾等为傲!”

  司马聃听了这话,心情激动起来。他的目光变得炽热,直勾勾地盯着地图上标着洛阳二字的地方。低声说道:“朕定会收复山河,一统天下,让天下恢复太平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!”

  武陵王点头,目光满意地看着司马聃。

  司马聃转而握住王献之的手,面色认真地对王献之言道:“请王七郎助朕一统江山!让天下恢复太平!”

  王献之收回手,他后退两步,朝司马聃作揖,郑重言道:“臣遵旨!”

  作者有话要说:谢安:王献之谦虚?呵呵!

  谢玄:司马氏子弟,莫非都是傻子?

  谢安:岂能如此直言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ndu9.com。云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nd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