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0章 聚私成军_天下末年
云读小说网 > 天下末年 > 第740章 聚私成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40章 聚私成军

  鲁肃等科举仕子,前脚方出长安,后脚长安就掀起了一阵波涛骇浪。

  国朝于上午示之诏告,兹国局动荡,甲兵不足,号各大族出家兵、丁壮以充国力,就地成军,整编卒伍。

  此诏告一出,顿时惊起千层浪,波纹自内城而发,逐步涌向外郭、周遭诸县,乃至更远。

  下午时分,城内一众士族会首,就应诏告所言,商讨机务。所聚地点正在京兆杜府,云者百余人众,结果不欢而散。

  多数人愤然离去,直奔相距不远的韦府,寻韦端来商讨如何应对此事。而杜府之中,留下来的诸家,也皆是义愤填膺,虚冲韦氏大骂不休,同时也不忘痛斥某些人忘恩负义。

  京兆韦杜,便是长安一带的地头蛇。大多数世家豪强,都依附在两家身边。

  正所谓天无二日,人无二主。京兆韦杜并非一族,虽然姻联不断,可依旧形成了两家之势,不能同心一处。

  韦氏纠集众人,想要逼迫杜氏表态。杜翕当然不同意,毕竟先前已经思量万分,成算利弊,委实差异过大。

  杜氏身为领头羊,与大多数世家的愿念不同,自然也就被抛弃了。甚至韦氏为了联合人心,更是踩了一脚杜氏。这番五里之举,自然是引起杜翕及一众心腹的愤懑。

  次日一早,太仆卿上奏启文,言国朝多动刀兵,民疲国乏,请息兵罢战,休养生息,与民俱安。

  附应者二百余人,声势浩荡。

  这其中不乏一心抵触大王所下之子的世家豪族,也不乏一心为国担忧的忠耿之臣。因为任谁来看,大王突然要征募士族私兵,聚伍成军,都是想要进一步扩张兵力。而扩张兵力后,怎么可能不打仗。

  毕竟,养着一二十万的大军,国朝的压力也非常大。可偏偏大周的地理位置,也导致必须要供养数目众多的兵马。鲜卑、匈奴带来的压力太大了,即便不用远驻边塞,节省大量的粮秣。可军队的数量,必须要充足。

  因为只有跟鲜卑、匈奴开战,函谷关也肯定会面临楚兵的进攻,甚至还有河东也会面临汉庭的进攻。

  对于大周而言,两面作战甚至三面作战,都在未来的战略思量之中。

  一国之中有鹰派,自然就少不鸽派。

  军方有着大王的鼎力支持,自是锐意进取,恨不得年年发动战争,来为将士们谋取厚利,为自己加官进爵,为国朝开疆拓土。

  甚至不仅仅是军方成员,便是天天呆在长安城内的诸多文职人员中,偏向鹰派的也是不可计数。毕竟,国朝新生,士民心气,正是尖锐之际。

  而鸽派基本上就是一些年纪显长的朝中老臣,他们的地位也普遍比鹰派人员更高,但那屈指可数的人数,成了一大劣势。

  不过,高诚从来都不会忽视掉鸽派。大周太年轻了,刚劲锐意十足,确实是好事。军国体制之下,鹰派人员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国民心气。

  然有一句老话说的好,过刚易折。

  没有鸽派持重老人的牵扯,高诚也担心这架战车,不能及时悬崖勒马啊!

  所以,但逢军队的实力扩张一番,鸽派成员势必要站出来阻挡一下,这已经成为了常态。不过这次显然踢到了铁板上,着实让高诚很是不满。

  以前这群老臣,说说道道两句也就算了,现在正值关键时刻,反而帮起了倒忙!

  作为鸽派首脑,深知内情的阎象,顿遭一阵痛骂~

  诏告刚下,便受到了世家的强力反击,高诚的举动也不免为之一挫。原本预想中世家反对者不过数十人罢了,轻易可以摁下来。

  现在,一切都没那么简单了。

  三日后,弘农杨氏、京兆杜氏、平陵窦氏、茂陵耿氏、京兆金氏、扶风马氏、河东裴氏、河东卫氏、扶风苏氏、北地谢氏、扶风射氏、武威段氏等等一众身在长安的心腹重臣,立即表态迎合国朝诏令。

  消息一经传扬出去,再掀波澜。本来声势有些被压一头的王权派,转眼间便给了世家大族一顿痛击。

  很多人都知道大王心腹不少,更有不少世家中人充为羽翼。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,扶风马氏、河东裴氏以及京兆杜氏,也会倒向大王的怀抱。

  河东裴氏不用多说,在大周拿下了河东郡后,整个河东士林皆以其为首。现在裴氏、卫氏尽附王上,整个河东士林的风向为之一变。

  而扶风马氏,就有点坑了。整个扶风郡,能够算得上郡望的也就是马氏一族了,纵是苏氏一族,至今也仍旧无法超越马氏。

  弘农不用想,杨氏一家独大。

  眨眼间,大周关中数郡之地,士林手中仅仅余下京兆、冯诩二郡。偏偏关中大姓中的杜氏、金氏等又弃暗投明,使得韦端所拉拢的诸族,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。

  王上所行,明显是在针对世家,而世家却是率先一步,分崩离析。

  一连三日下来,韦端也没了声音。原本想要借机彰显下自己存在的鸽派,也是抽身而退。

  反倒是私兵的募集工作,展开的极为顺利。

  军队的事情,当然是要交由军方负责。位于蓝田大营的第三军将士,在耿临的坐镇下,已经进驻丰镐地区。为了避免引起世家过激的反弹,大军并未进入长安。

  随后,耿氏一马当先,族中喜好武事的年轻子弟,带着近千丁壮,去往蓝田大营。接着便是身在长安的杜氏、金氏......

  倒向大王的世家,每有一批私兵前往蓝田,韦端便是心急一分。

  但是,世家的反击,可不是在长安地区。这里是王权最集中的地区,也是王上戒备最森严的地区。

  两日后,刚刚到任的鲁肃,便遭到了一个难题。

  科举两榜五十人中,不乏士族子弟,这其中肯定也少不了有韦端的人。

  一名科举仕子,在一个夜晚,一场酒宴之中,说出了一句难辨真假的话。

  科举盛势,以吾之才,非能中也,实乃天幸助之!

 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,就抓住了科举这把利刃的剑柄,转而反刺回来。

  还真是一如先前所料,关中世家必然会拿科举一事来说道,而最简单方便的由头便是徇私舞弊。

  科举之时,状元城皆封,外人不得入。

  之前无人有所遐想,自是没什么问题。可现在有人点出徇私舞弊的事,国朝反而更加难以辩解。最关键的是,说出这话的人,乃是科举乙榜的仕子。

  自毁前程,以此相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ndu9.com。云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nd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